中国广告图片1

首例新冠肺炎尸检报告发布:肺里面被别的东西取代

发布时间:2020-03-02 发布者:亚时财经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1日,主持首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的刘良教授称,新冠肺炎的病变与SARS有类似之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从目前的病理结果来看,在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这是临床治疗需要警惕的地方。


刘良教授 (图源: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官网) 


刘良教授介绍,这种黏液是很黏稠的,像糨糊一样的液体附着在上面。这可能反映出患者在早期的时候,他的分泌物是黏稠的,不像我们平常的感冒、病毒感染是流清鼻涕、流水。如果我们在治疗的时候,不去处理患者在深部气道里面出现的黏液成分,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不仅如此,刘良教授还说,如果不进行尸检,是不知道这种黏液情况的。这些信息对后期十分重要。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摸上去并不像正常人的肺那样,他没有海绵的质感。这已经不是肺了,它产生了实变,被别的东西所取代。

 

在被问到这些信息对一线医生的重要性的时候,刘良教授说,这样就可以让治疗具有针对性,好比知道敌人的位置与特征,就能更有效地进行打击。报道称,由于一直缺乏系统尸体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学资料,研究人员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器官损害等影响无法确切判断。

 

据悉,解剖新冠肺炎逝者遗体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首先是解剖环境的空气流动差,环境较为密闭;其次,人们不知道患者遗体暴露以后,它会有多大浓度的病毒散发出来。时间越久,它暴露出来的病毒浓度越大,“我们就相当于在核辐射最核心的地方了。”刘良教授说。

 

刘良教授坦言,对于这样危险的情况,他也恐惧的,虽然以前解剖过SARS,也解剖过艾滋病,但是都是别人已经做过的情况下。而新冠肺炎遗体解剖是做了以后的14天之内什么情况不知道,你都不知道它的空气气溶胶传播到底有没有这个事情,所以这个是很冒险的事情。

 

但是刘良教授依然决定参与遗体解剖。他认为在世界级的这种大灾之前,如果他们不在里面起点作用的话,那心里就会充满羞愧。自己的团队就像一个侦察兵,先去打探好敌情才能让己方更容易获得战争的胜利。

 

据悉,一开始的安排是刘良教授与两位老前辈上阵,但考虑到老人更易感染新冠肺炎,就准备让年轻人上。不过最后上场的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对此,刘良教授说,解剖这件事情还是需要经验。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也是出在老同志的身上。

 

亚洲时报 综合

责任编辑:Carrick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