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将要被替代了吗?

发布时间:2019-05-15 发布者:亚时财经

亚洲时报特约评论员 苏世伟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工业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公认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1949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一半以上来自于制造业的贡献,以至于维基百科把“中国制造”看作“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


在中国制造业为国家、为世界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还面临着发展的压力, 即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制造业为降低成本,向发展中国家分流,由此产生“中国制造”被替代的质疑。目前,有观点认为,美国消费者手中的“中国制造”正在被“墨西哥制造”、“柬埔寨制造”等替代。我们分析一下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有多大。



资料图:柬埔寨制造业工人工作场景(图源:网络)


对于“中国制造”,国内外不少人只是看到中国提供的产品,没有看到“中国制造”背后所承载的东西。


首先,“中国制造”是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综合产物。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是中国的开放的外部条件;相对平稳的国内经济改革,使“中国制造”走上了快车道。这样的历史机遇,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把握的。特定的历史机遇、领导人智慧和国民的勤劳付出,才使“中国制造”根脉扎实,动力十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制造”不局限于琳琅满目的商品,不单单是财富的逐年积累,而是理想、信念、行动的有机聚合体。40年间,“中国制造”提升了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民族自信心,也造就了“中国制造”背后人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其次,“中国制造”起步时的低成本、低工资和劳动者数量的优势等,只是其成功的部分因素,国家体制、社会运行、民族文化、个人行为等因素共同架构“中国制造”的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既是制度优势,也是支撑“中国制造”的国家力量。使“中国制造”的成长始终与国力的发展相伴随,与国运相联,其内在的产业联动、规模效应和区域辐射等,不是哪个国家都具备的。亿万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经历,使“中国制造”具备丰富的人类学内涵。无论是从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里走出的打工者, “买断”、转型企业的再就业者,还是从学校走进车间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承载着亲情,承载着社会矛盾,承载着希望,默默地奉献“中国制造”,世界上能有几个这样的勤劳的群体?历史不会忘记肩负“中国制造”而负重前行的普通劳动者。



(图源:网络)


再次,“中国制造”正不断进行着产业升级。从常理讲,同等质量的产品,成本越低,越具备市场竞争力。最近5年来,“中国制造”长期依托的低成本逐步弱化。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在2014年指出,以美国为基准 (100),中国制造业成本指数为96, 中美制造业的成本指数在日益接近。同时,近年欧美发达国家重新重视高端制造产业,兴起了的制造业升级战略,美国的《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英国制造2050》,虽然各国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在追求制造业的领先优势。与国际趋势相伴,“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目前中国很多省市自上而下地制定本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规划,虽然可能面临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但肯定对“中国制造”升级有促进作用。 


可见,“中国制造”能否被替代,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中国制造”有低端的螺丝钉和打火机,也有高端的5G设备和北斗系列,就是中国的鞋袜生产线也有手工和智能的不同类型,而且放眼中国全局,很难在“中国制造”的内部将高端与低端单独区别开来,因为其本身就是内部高度融合的产物。不论哪个领域,整个制造行业都强调实践性,需要相关数据、经验、技术等的长期积累,也需要理念、技艺和规范的有效传承。不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目前人掌握的技术管理经验还不能完全被机器所代替,生产中可能的突发事件也不能完全用信息化技术来虚拟。“中国制造”最核心的还是其中“人”的因素,“中国制造”是中国人打拼出来的。“中国制造”的低人力成本不再是主导优势,要想用人力成本优势替代“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是在低端层面。同时,东盟国家,尤其是越南的人工成本急剧攀升,可能7年左右的时间与中国持平;此外中国又在网络、电力和交通以及物流方面的具有远非经常停电的东南亚国家可比拟的优势,这些国家必须先把中国的基础设施优势替代了,才有可能替代中国的产品。


总之,脱离中国人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环境,“中国制造”被替代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苏世伟 上海浦东领航文化工程研究院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