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人党再掀“莫迪旋风” 这场Battle有看点

发布时间:2019-05-24 发布者:亚时财经

莫迪(左)成功连任(图源:新浪/视觉中国)


亚洲时报特约评论员 蔡晶


印度大选尘埃落定。莫迪连任是个并无太大悬念的结果。回首选举历程,规模之大、耗资之巨、女性选民数量之可观、选情之复杂胶着、总理候选人的政治角力之激烈以及印人党第二次独立获得多数席位等都使本次印度人民院选举极具看点。

 

Round 1:“预备赛”中失阵地,谁主“新印度”崛起?

 

2018年年底,印度举行5个邦的地方议会选举,可谓今年大选的“预备赛”。印人党均告失败,更是痛失中央邦、拉贾斯坦邦、恰蒂斯加尔邦三大“主场”票仓,使得选情一度扑朔迷离。


2018年末及2019年初的大规模农民抗议示威、工人大罢工也为大选蒙上阴影。这预示了反对党国大党以及地方性政党将对印人党的全国优势带来冲击,莫迪政绩的民意反响也将接受全面检视。

 

Round 2:政绩成败遭争议,“政治强人”闯关忙

 

以拉胡尔·甘地为领袖的印度国民大会党是莫迪领衔的印度人民党的最大对手。国大党极力拉拢选民群体,明确抛出减免农业贷款、为穷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等惠民政策,并指责莫迪政府未能兑现竞选承诺,在经济、社会、医疗、就业率、女性安全、农民收入等领域表现失败。

 

莫迪政府遭受争议的焦点在于经济记录不佳。


但他在多次集会中绕开这个话题,不断强调其在应对克什米尔地区恐怖袭击、对巴基斯坦的越境打击中表现出的强硬和果敢,试图凸显其在国家安全方面的建树;此后又高调宣布反卫星导弹测试成功,试图向世界宣告印度太空技术的突破,也向印度民众宣告印度在重要领域实现了新的发展。莫迪称:“这就是印度的力量。”这一系列举动成功为他赢得了大量的人气。

 

在竞选宣言中,莫迪强调“发展”的目标,抛出2030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目标,承诺将在改善经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降低税率、关注女性权益等方面有所作为,再次绘出宏伟蓝图。

 

Round 3:出口民调显胜算,山中冥想定乾坤

 

大选落幕前夜,莫迪参拜北阿坎德邦小镇印度教教神庙,并在半山腰的冥想洞进行超过15小时的静修,此举遭到反对党的抨击。但无论莫迪这一行为是否带有政治目的,在山洞中静坐冥想的信徒形象似乎与其勤政、实干、寡欲的“苦行僧”形象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从某种程度上讲,莫迪对成功连任是有信心的,他也曾经表达过,“人民已经决定,本届政府应该继续执政”。投票结束后,出口民调显示全国民主联盟预计将在人民院选举中获胜。

 

Round 4:计票结果初出炉,莫迪旋风显强势

 

莫迪赢得这场Battle的胜利在大选前即已经得到多方预测,但普遍对莫迪及印人党的得票率并不乐观,认为其或将面临组阁命运。但在全部计票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之前,印人党已获得人民院远超半数议席宣布胜选。


莫迪本人亦宣布胜选,并发表感言称“印度再次获胜,我们将共同建设一个强大和包容的印度。”


莫迪再创2014年大选时的奇迹,这表明印度民众对其依然抱有极大的信任和期待。究其原因,有这样三个方面。

 

首先,印度需要莫迪这样的强势政客以及强有力的政府。

 

正如莫迪所言,“我们的政府在印度引入了一种新的治理文化。”这种治理文化可以表述为有力、果段、廉洁、高效等。


客观来讲,莫迪宏观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其当初的承诺或许相去甚远,但莫迪的确在改革、创新、做实事方面表现不凡,做出了“一个又一个决定”,推行了很多政策,比如:经济适用房计划、农村减贫计划、电气化计划、国家健康保护计划、印度制造、废钞令、商品及服务税改革、开放外国投资、数字印度、清洁印度等举措。虽然客观效果未必尽如人意,但一个具有行政效率、行动力和魄力的政府是印度民众所欢迎的,一种宏伟目标的摹画和一种充满自信的承诺是符合印度民众的心理取向的。

 

第二,莫迪的“新印度”蓝图仍然令人期待。

 

莫迪5年前描绘的“新印度”图景是:印度将拥有现代化、发达的经济、高效廉洁的政府和全球地位,同时仍植根于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习俗。事实上,五年来,莫迪也的确为这些目标付出了努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和经济改革。


国际政治大棋局中,印度的地缘战略地位凸显,全球大国均有对印度不同程度的示好、拉拢。莫迪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主性、“印度优先”的立场和积极拓展、经营国家外交的姿态。


与此同时,莫迪致力于印度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播,并与周边国家加强文化交往。他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印度文化内涵和价值,倡导印度文化软实力,曾成功推动设立了国际瑜伽日。


本次选举宣言依然着眼国家安全、农民福利、公民身份、医疗保险、经济等重大问题。对印度民众而言,“新印度”愿景未来可期。

 

第三,莫迪是一个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这是他获得选票的两大利器。

 

莫迪和印人党有着浓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莫迪在推特用户名中加入“印度守望者”(Chowkidar)、在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号召选民支持以莲花为象征的人民党,将投票行为比喻为犹如印度教徒在恒河沐浴洗净罪恶般神圣。


尽管“印度教徒至上”的理念是一把双刃剑,长远看来风险性成分更多,但却使占印度社会约80%人口的印度教徒拥有强烈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莫迪是个天生的政治家,他与印度民众有着最近的距离,他深谙如何善施选举策略,积聚人气,以及如何鼓舞选民内心的热情。他热爱政治,让广大印度民众看到了他对变革印度、实现印度国家安全和大国梦的巨大热情和决心。他把自己塑造成既强有力,又接地气的人民领袖形象。


总之,一个“新印度”的愿景,一个强有力的、勤政施为的政府,一种根植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身份表达,一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能够代表印度崛起的声音,一个系国家发展、安全、大国地位于已任的强人领袖形象,使印度民众愿意给莫迪更多的信任和期待。


但是,莫迪获得连任,施政之路也将面临更多挑战。当今印度政局复杂多变的态势下,如何继续推行强人政治,如何兼顾经济、民生、国家安全、地方发展、宗教与民族问题,并将如何领航“崛起的印度”,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蔡晶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