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图片1

贸易战时代,中国芯片制造业能否“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19-11-20 发布者:亚时财经

图源:《财富》网站


财富(Fortune)网站于近日发表文章称,在贸易战时代,与美国的冲突似乎正在激励中国进行创新,中国芯片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的芯片制造一直严重依赖外国进口。即便经过多年的投资,中国在制造为iPhone、三星Galaxy或华为Mate提供动力的微型芯片方面仍落后于美国,这一英特尔和高通等大型芯片制造商的大本营。


半导体硅芯片已经成为如今技术革命的支柱,它有助于为手机、计算机、无人驾驶汽车和智能设备提供动力。依照被称为“摩尔定律”的行业原则,这些芯片的计算能力每两年就会翻一番,这刺激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增长。由于创新成本高昂,芯片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因此芯片的制造难度非常大。例如,在2017年,仅英特尔一家制造商就在半导体研发上投入了130多亿美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芯片的自主开发。2015年,中国政府发布了被称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文件,其中包含一项目标:到2020年半导体自给率达到40%,到2025年达到70%。这项政策拥有巨额投资支持,比如在上个月宣布的高达300亿美元的半导体基金。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芯片制造业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与美国的冲突似乎正在激励中国进行创新。


长达16个月的中美贸易战并没有直接打击到芯片制造业,但却带来了“涓滴效应”,即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从2018年7月开始,中国和美国相继征收的几轮关税给两国依赖半导体的科技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它导致芯片价格上涨,英特尔等公司甚至开始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


贸易战还带来了黑名单问题,这是美国采用的对中国科技产生阻碍作用的机制。去年5月,美国将华为公司和70多家关联公司列入政府实体名单——本质上是黑名单——因为美国视华为为国家安全威胁。被列入该名单的公司将不会从美国得到它们所需要的零部件。最近几周,美国又在该名单上增加了一些顶尖的科技公司。


在这样的紧张局面下,中国科技巨头加大了芯片自产的力度。华为在8月份推出了一款新的智能芯片,可以帮助处理大数据。中国科技和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也在9月份宣布,它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智能芯片,用于其云计算服务。不过,虽然这些成就代表了中国在芯片制造上的巨大进步,但中国公司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境外进口芯片。


图源:《财富》网站


和玉资本(MSA Capital)的管理合伙人、投资者本·哈伯格表示,美国利用其芯片制造优势打压中国的决定似乎在短期内伤害了中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说:“输家是美国。”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甘洁也持类似的观点,她说,未来十年,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会更加平等。随着中国在芯片制造和总体技术实力方面的提高,“(美国)将被迫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哈伯格说,在芯片制造领域,中美两国分别经营着自己独特的生产链,第三方最终将不得不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对芯片制造商来说,将供应链完全分离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供应链对于降低成本、转让技术和促进创新至关重要。


《财富》表示,随着中国致力于增强其芯片制造能力,长期的问题是,这一努力是否会刺激中美独立市场的出现,以及中国是否会在全球芯片制造领域成为一个更平等的参与者。此外,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是,中国目前的创新热潮能否带来更多的成果。


编译自:《财富》网站

原文链接:

https://fortune.com/2019/11/15/us-china-trade-war-semiconductor-chips/

实习编译:王潇晗

编辑:SHAN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