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集团中国产业园区品牌连锁运营商

AI修复100年前民国北京影像

发布时间:2020-05-12 发布者:亚时财经

近日,微博用户“太谷Spitzer”利用AI技术进行上色、修复帧率、扩大分辨率,修复了人民日报四年前发布的一段拍摄于100年前的北京生活影像。

 

视频一经发布,获得大量的关注:分享超过12万次、评论3万+、点赞5万+。网友称其为“一百年前的vlog”,并为其取名“【Vlog】100年前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大街|寺庙|出殡|遛狗|市井小巷|大院门口”。

 

(图源:网络)

 

虽然视频仅有10 分钟,但是却从多个角度体现出了百年前的不同风貌。从出行方式来看,展现了当时的交通工具包括人力车、马车、轿子等多种形式。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集市、寺庙祭拜场景、以及当时着装。在大多数画面中,影像出镜人物多为男性,且留着长辫,偶有女性身影出现,但女性脚部多为“三寸金莲脚”。

 

据介绍,照片修复者“大谷Spitzer”是一名独立的游戏制作人,平时喜欢研究一些新开发的AI程序,并尝试将这些新程序应用在游戏设计中。

 

对于AI修复和人工修复的不同之处,他解释,二者背后有相同逻辑,而AI修复的优点在于速度快。传统修复视频,是手绘一帧一帧,由艺术家们把这些黑白视频重新上色,AI人工智能做的是同样的一个步骤,只不过它的运算效率更快。

 

大谷也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所处的阶段还比较初级,后续还需要学习才能变得更成熟,比如视频中的颜色就是计算推断出的结果,现在还不能做到完全精确地符合事实。

 

视频修复原作者微博用户“太谷Spitzer”(图源:新浪微博)

 

除了“太谷Spitzer”用AI修复百年影像外,Denis Shiryae也曾修复影史第一片《火车进站》。

 

 

(图源:雷锋网)

 

《火车进站》拍摄于1895年,影片全长45秒。由于当时技术局限,原始影片的质量非常模糊,分辨率非常低,原始帧率大概在16帧到24帧之间。不过,经Denis Shiryae出手,通过神经网络的画面分辨率增强和插帧之后,该影片达到了4K高清分辨率,帧率提高到每秒60帧,观众可以享受更清晰流畅的影片。

 

据雷锋网报道,Denis Shiryaev使用的是Topaz实验室的Gigapixel AI以及DAI Nimage图像编辑应用程序。据官网介绍,Gigapixel AI软件内嵌专有的插值算法,在分析图像的同时能够识别图像的细节和结构,即使将图像放大600%,它也可以使图像更清晰。

 

另一方面,DAIN(Depth-Aware Video Frame Interpolation)可对电影中的帧进行预测,并将其插入现有视频之中。换句话说,DAIN能够分析并映射视频剪辑,然后在现有图像之间插入生成的填充图像。

 

基于同样的AI技术,神经网络可以将一堆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然后再训练它重建彩色原稿,这样就可以把黑白电影,转换成彩色。同样通过AI对老旧电影实现4K修复重映的,还有去年献礼祖国的主旋律电影——《决胜时刻》、《开国大典》。

 

(图源:雷锋网)

 

报道还称,对于老旧电影,其修复的难度在于胶片上的灰尘、划痕、噪点、色彩偏差等。在修复过程中,制作方最大化地利用DRS修复系统的功能,把自动化修复与人工修复结合。通过AI算法解决了老胶片存在的收缩、卷曲问题。对于胶片的撕裂、划痕等,则由专业的修复师一帧一帧地进行修补。不过从AI修复影像来看,受限技术,还存在部分修复画面色彩会出现飘忽不定的情况。

 

太谷Spitzer修复影像赏析



 





(图源:网络)

 

亚洲时报综合

责任编辑:LILY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