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集团中国产业园区品牌连锁运营商

受温室气体影响,北半球复合极端高温事件显著增加

发布时间:2020-02-12 发布者:亚时财经

据澎湃新闻报道,《自然-通讯》2月1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影响下,复合极端高温事件将显著增加。到本世纪末,北半球人口暴露于这类事件的频率或比2010年代高4-8倍。复合极端高温事件指的是,夏季某一天的昼夜温度均处于该日历史高温前10%之列。


(图源:搜狐) 


据悉,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研究中,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陈阳与合作者分析了北半球1960年至2012年的温度数据,表明在此期间平均每十年约增加一天的复合极端高温,而且温度平均每十年增加0.28°C。统计分析证实,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其分析数据涉及复合极端高温、日高温和夜高温。

 

报道称,论文作者还展示了相关气候模型结果,研究了在两种排放场景下,复合极端事件未来有何变化。他们提出,在中度温室气体排放场景(RCP4.5)下,复合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率将增加4倍,每个夏季达到32天;在重度排放场景(RCP8.5)下,将增加8倍,达到69天左右。

 

作者还提出,相较于全球升温1.5°C,若全球升温2°C,可能导致每年的复合极端高温事件额外增加5天,温度额外上升0.5°C。


夏季极端高温预测 (图源:澎湃新闻) 


资料显示,为了对未来气候作出评估,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了四个温室气体浓度情景,即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代表性浓度路径),按低至高分别为RCP2.6(低)、RCP4.5(中低)、RCP6.0(中高)和RCP8.5(高)。

 

据了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国家灾害天气监测和预测气象科学与业务技术支撑为目标,开展以灾害天气形成机理为主要内容的灾害天气动力学理论研究,以发展短期精细、定量数值预报为主要内容的灾害天气预测新理论与新技术研究,并致力于实验室研究成果的业务应用。

 

该实验室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组建了灾害天气监测理论和物理过程研究团队、灾害天气动力学理论研究团队、数值模式和资料同化研究团队等三个研究团队。

 

据悉,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加上毁林和更改土地用途,使得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更为严重。虽然各国都在倡导节能减排,但还是有很多地区或工厂在使用化石燃料。并且,即使近年来各地都在推广倡导新能源汽车,但大部分汽车仍是使用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温室气体的排放仍是大问题。

 

亚洲时报 综合

责任编辑:Carrick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