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宽准入门槛 中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0-08-19 发布者:亚时财经

低迷不振的市场、越来越难的融资环境,使得新能源汽车企业尤其是造车新势力们遭遇着生死考验。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用一份新规定为车企及时送来及时雨。


工业和信息化部19日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大幅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业内认为,此举有助规范和释放新能源市场活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高增长新阶段。


大幅降低造车新势力的准入门槛


记者发现,与2017年发布实施的新能源准入条件相比,《规定》中最大的变化是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新政策将于2020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此次删除原版中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大幅降低造车新势力的准入门槛,是体现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


在崔东树看来,造车新势力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互联网从业者,挟互联网革故鼎新的眼光、雄心、勇气和战法杀入汽车产业;第二类是要在竞争激烈的传统汽车产业的红海中寻找新出路的转战者,如房地产业、家电业;第三类是低速车升级的非正规车企。这些企业有想法、有胆量、有谋略,善抓机会。


崔东树介绍,前期设计开发能力是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的重要一环。在造车新势力企业中,一些汽车因为没有生产资质而采取代工。此次修改对缓解传统汽车企业的产能过剩,减少重复浪费是很好的事情。


对于“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的条款,汽车专家孙恒政表示,这将更加有利于改善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后的运营灵活度限制,体现了新政对新进入企业的管理更宽松、更符合企业运营实际需要的一面。汽车是凝聚多种高科技要素的复杂消费品,给与更宽限的研发、设计、制造及验证时间,有利于新造车企业造出精品。


吸引更多优质资本参与创新


此次政策的推出,无异于给新能源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6月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同比连续12个月呈下滑趋势。


孙恒政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政策的主旨精神,体现在放宽准入与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两个方面。可以从中看到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日益走向开明和开放。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未来企业主体进入这个行业将继续获得更多的自由度。企业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是产业创新活力的源泉,新政策体现了保护、培养这种积极性的原则。物竞天择,更为宽松的准入有利于发挥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汽车产业未来更多有创新活力的竞争主体的出现。


崔东树也表示,之前政策的标准比较严格,是针对当时准入企业相对较多、社会各方面热情较高而设定的高门槛,原则上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严重的过热。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理性发展阶段,相应降低准入门槛是正常的,也是政策标准与时俱进的一个特征。


将引导供给端向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准入标准放宽之后,“严进宽出”、在事中和事后进行监管、充分发挥好市场作用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过去,事前评审对研发能力审核得非常仔细,但审核代表不了车企的研发能力,研发能力不是硬件装备,更重要的是人才,这是评审环节不可能得出结论的领域,几天时间也不能做出准确结论。”


此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能力不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其生产的产品有一部分在安全验证等方面并不过关。而新版《规定》施行后,虽然放宽了准入门槛,但对产品的监管加严,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市场也会优胜劣汰,留下真正有竞争实力的企业。


浙商证券认为,新准入规定的施行放宽审批资质,但加强事中监管。有助于更好激发企业及市场活力,引导供给端向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

辑:唐浩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